長期以來,在我國建筑市場預算定額計價模式占據著主導地位,在這種模式下對工程造價的編制程序的一般方法是:先計算工程量,然后套用定額算出基本直接費用,再以費率的形式計算直接工程費、間接費用,加上按國家規定計取的利潤和稅金,匯總得出總造價。這種方法計算工程量的依據是圖紙和定額,工程的價格計算依據是定額及國家造價管理部門頒布的調價表或調價系數。因此,這是一種量價合一、工程造價靜態管理的模式 ,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起到了確定和衡量建安工程造價標準的作用,規范了建筑市場,使各有關人員有所依據。
工程量清單是表現擬建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措施項目、項目名稱和相應數量的明細清單。工程量清單計價:是由投標人完成由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所需的全部費用,包括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和規費、稅金。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確定工程造價的程序為:在建設工程施工招標時,招標人依據施工圖紙、招標文件要求、統一的工程計算規則和統一的項目劃分規定,為投標人提供工程數量清單。投標人根據本企業的消耗標準、利潤目標,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市場競爭情況和企業實力,并充分考慮各種風險因素,自主填報清單所列項目的單價與合價,包括工程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利潤和稅金。并以所報的單價作為竣工結算時的計價標準,根據工程量的增減情況,調整工程造價。
在這種模式下確定的工程造價是由企業自主報價、市場競爭形成的建筑產品價格,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國際慣例的要求。因此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一種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允許承包商自主報價的、通過市場競爭確定價格的、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計價模式。與原預算定額計價模式比較,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優點突出。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堅持政府宏觀調控、企業自主報價、市場競爭形成價格的原則。由政府主導,所有權部門在全國范圍內確定統一的工程星清單計價的原則、方法和必須遵守的原則,同時留給企業自主報價、參與市場競爭的空間,將屬于企業性質的施工方法、施工措施和人工、材料、機械的消耗量水平、管理費及利潤由企業根據自身的技術裝備水平、管理水平和勞動生產率來確定,給企業充分選擇的權利,同時有利于企業精心控制成本,從而不斷的促進企業自身的發展和進步,并帶動整個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通訊員:文佳)